×

专业 · 专注 · 垂直
内容 · 数据 · 平台

稳经济政策渐次释放!这些产业传导时间表和机会值得关注

长按扫码
查看详情

投资时报首页 > 公司 > 正文

稳经济政策渐次释放!这些产业传导时间表和机会值得关注

公司李浥尘 2022-07-05 15:34:56 22314 分享: 字体大小:Aa-Aa+

随着政策工具箱渐次打开,宏观政策多管齐下,从时序上看,基建、出口和消费将在三季度靠前发力,而地产实质修复或需等到四季度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进入7月,中国经济热度继续升高。

从超预期的金融数据,到增长的吸收外资数据,再到物流业景气指数、PMI指数、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相继出炉的一系列数据都在显示,中国经济力破疫情冲击,循环逐渐畅通,弱化的市场预期正在得到扭转。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3月尤其是4月以来,因多个重要城市疫情出现反复,受到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消费、旅游等数据均出现大幅度下滑。乌克兰危机、美联储连续加息带来的国际经济金融局势动荡,进一步给经济复苏增添了压力,中国经济再度迎来新的考验。

但是,中国经济亦显示出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坚韧,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力度大、持续性好的稳经济政策措施,各方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力提供更加精准式的保障,化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下更大功夫抓政策落实,助力经济修复。

风物长宜放眼量。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进入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充分释放效果,亿万市场主体重振信心,中国经济将继续积蓄复苏力量,急起直追,努力把上半年的经济损失尽可能地补回来。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研究机构、经济专家普遍预计,二季度是全年经济增速的低点,随着各方面政策形成合力,下半年经济将拾级而上,三、四季度单季经济增速水平将重回强势,全年仍有望实现一个在全球范围看相对合理较高的增速水平。

站在年中时点,展望全年,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稳步向好的趋势已较为明确,但也需要看到,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不小困难,内外多重掣肘或使得本轮经济修复的斜率及天花板低于2020年,为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助力下半年经济增速实现更大幅度反弹,专家建议除了经济自身动能的修复外,还需要政策的协同加力。

当前经济处于快速修复阶段

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向下趋势。去年 12 月中央经济会议以来,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稳”政策,明确今年“稳增长”基调,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取得一定成效,但3月份以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多个重要城市新冠疫情相继出现反复,导致经济活动减少甚至陷入停顿,使经济全面放缓,影响远超预期。

《投资时报》记者在梳理相关政策脉络时注意到,5月之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抢抓时间窗口,果断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并强化落地实施监督,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保障基本民生等政策措施。

5 月 25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5 月 31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 6 方面 33 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

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并强化政策落实督促。

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情况汇报,要求各地区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持续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随着中央层面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不断推出,各地区新举措“尽数出动”,中央地方形成合力。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后,全国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或方案,其中抓项目、扩投资、扩内需成为重点。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许英杰看来,针对经济遭遇的超预期因素冲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并要求尽快实施、尽早完成,政策力度大、实施决心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管理中并不多见。这是应对当前经济“非常”困难时期的“非常”之举,也反映了稳经济政策工具箱仍有空间。他认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注重根据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为宏观政策留下了空间。

政策工具箱已经渐次打开,宏观政策多管齐下,给实体经济注入“强心剂”,有利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信心,进而稳定经济基本盘和发展大局。企业发展的信心离不开政策发力的支撑,伴随形势好转,企业信心不断累积,生产经营预期正在向好。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2%(前值49.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7%(前值47.8%),综合PMI 产出指数录得54.1%(前值48.4%)。从数据看,6月制造业PMI在连续三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呈现出供需恢复、物流改善、产品去库特征。

“当前经济正处于快速修复阶段。”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一方面表现为物流畅通带动供应商配送时间和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另一方面表现为此前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反弹。

下半年还需要政策加力

随着经济触底信号产生,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日益成为共识。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指出,展望未来,疫情峰值后经济“自然回补”和政策“主动发力”的逻辑将延续,投资乃至整体经济有望三季度达到阶段性高位。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爬坡过坎,但随疫情冲击趋缓,中国经济已彰显出了快速探底企稳的韧性。展望下半年,基建落地加速、供应链有序恢复、消费边际反弹、地产拖累趋弱等四大积极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从时序上看,基建、出口和消费将在三季度靠前发力,而地产实质修复或需等到四季度。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市场形成三四季度GDP增速将拾级而上这一共识的同时,下半年要实现增速目标需要政策加力成为另一个市场普遍观点。

温彬表示,推动经济由疫后自然修复过渡到内生动能激活,还需要政策进一步呵护。下阶段,既要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程实指出,下半年经济需达到6.7%乃至更高的增速目标,除了经济自身动能的修复外,还需要宏微观政策的协同加力。宏观政策作为托底项保证今年经济大盘的稳定持续增长,而微观政策则作为加分项决定经济的反弹高度与韧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也表示,短期来看,国内疫情已缓解、经济发展将重回正轨,下半年若没有大规模疫情冲击,经济恢复步伐将加快,建议应根据形势,按照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的原则,出台增量政策。

程实预计,下半年政策发力将主要围绕居民“促消费”和企业“稳预期”展开,下调房贷利率,扩大消费券的发放规模与范围,扩大融资供给,都是可选政策工具。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尽管经济大盘已筑底企稳,但在受疫情严重冲击下,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力度和宏观政策相机调控力度。在他看来,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加快支出进度,有的放矢地加大对疫情冲击较大区域和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作为“稳投资”的首要抓手,下半年基建投资仍需财政和金融支持,连平建议,三季度适度发行抗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疫情防控,同时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

连平还建议,合理改善房地产金融环境,尽量满足制造业、科创、绿色行业、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资金需求;通过保价格、降成本和增信用三管齐下助力中小民企经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消费和投资积极性。

此外,全面和深入地挖掘消费增长潜能,可以通过考虑发放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补贴和优惠券,创设居民消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设计更多消费金融产品等方式加快消费恢复步伐。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忘记密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登录您的账号

还没有账号? 注册
  • 发送验证码
  •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

注册您的账号

已有账号?
  • 发送验证码
×

忘记密码

输入与您的帐户关联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箱验证码来重置密码。
  •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