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连降下,绿通科技拟使用超募资金收购大摩半导体51%的股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辛夷
单一主业经营困境下,这家公司决定跨界收购。
国内高尔夫球车等场地电动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通科技,301322.SZ),近日发布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收购股权并增资的公告。
绿通科技成立于2004年,2023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拟募资4.05亿元,但实际募资21.01亿元,形成16.96亿元超募资金。
由此,绿通科技拟使用4.504亿元超募资金,受让江苏大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摩半导体)46.9167%的股权,使用8000万元超募资金对大摩半导体进行增资,并取得增资后7.6923%的股权。此次交易合计将使用5.304亿元超募资金,绿通科技预计将持有大摩半导体51%的股权。
绿通科技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收购股权并增资的公告
资料来源:绿通科技公告
绿通科技此次收购目的何在?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该公司主要从事场地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营收主要来自海外。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达85.15%,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达56.01%。
该公司表示,受美国场地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及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承压,经营业绩自2023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公司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能够促进外延增长的机会。此次筹划收购大摩半导体是公司突破主业困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绿通科技2022年业绩增速颇高,当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65%,净利润同比增长145.09%。然而上市首年公司业绩就变脸,其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变动幅度分别为-26.48%、-15.64%;2024年公司业绩继续下滑,净利润跌幅扩大至45.98%;2025年一季度净利下降26.16%,形成连续下行趋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自上市后,绿通科技资金情况相当充裕,截至2025年6月,该公司超募账户仍保有16.9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储备更是高达19.70亿元。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形成对比,如何将资金优势转化为盈利能力,已成为摆在绿通科技面前的关键课题。
绿通科技2022-2024年业绩及变动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绿通科技业绩报告
此次筹划收购大摩半导体是绿通科技突破主业困局的战略规划,公司期望实现从原有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公开资料显示,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测设备的研发、翻新改造及技术服务,客户包括众多知名企业。
近年来,大摩半导体营收及利润均有所增长,营收从2022年的1.9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7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62%;净利润从2022年的4774.55万元增至2024年的6493.43万元,复合增长率达16.62%。
在此基础上,大摩半导体也针对本次交易作出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7年,大摩半导体需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累计不低于2.4亿元。若未实现承诺业绩,大摩半导体业绩补偿承诺方按比例对绿通科技进行现金补偿。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发现,此前的2024年1月,大摩半导体曾与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力锂能,301152.SZ)签署《收购意向协议》,当时的业绩承诺为:2025年至2027年,大摩半导体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500万元至8500万元之间、8500万元至9500万元之间、9500万元至11000万元之间。按业绩承诺的低线来算,相关指标要高于最新签订交易的版本。
由此可见,若大摩半导体业绩低于预期,绿通科技的回报可能大幅缩水。公司这一战略转型究竟是妙手还是险棋?
投时关键词:绿通科技(301322.SZ)|大摩半导体|天力锂能(301152.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