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恩捷股份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技术顶尖的锂电池隔膜解决方案领导者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安喆
当手指稍稍浸润一些油脂,去触摸薄如蝉翼的隔膜时,指纹可透过隔膜清晰可见——这是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近日在走访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恩捷股份,002812.SZ)旗下玉溪恩捷生产基地时体验到的一幕。
在玉溪恩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恩捷股份投资总监庞启智手持两卷隔膜介绍说:“这是我们最新量产的5μm超薄高强产品,它比这卷7μm隔膜更薄,强度反而更高。”
“这是我们实现量产的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粒径、粒度分布、颗粒形貌、耐湿性、离子电导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里,工程师张洪武手持装有灰色结晶粉末的惰性气体保护瓶展示。
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龙头企业,恩捷股份近期迎来新的里程碑——5μm超薄高强平台化产品全球首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产线全线贯通。突破性产品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实地探访了玉溪恩捷生产基地。
平衡“薄、强、快”核心性能
长期以来,锂电池隔膜在“厚度与强度”间长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恩捷股份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成功攻克了隔膜“薄即脆弱”的技术瓶颈,让5μm隔膜在超薄、高强与低内阻之间实现了平衡,进一步提升了隔膜的性能边界。
现场测试令人印象深刻——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尝试徒手撕裂样品,用尽全力,竟然拉不坏这层看似脆弱的薄膜。
恩捷股份产品发展中心落地部部长程旭博士解释道:“这款产品的针刺强度高达560gf,相较7µm主流产品提升16.7%。在同等强度下,厚度减少28.5%,同时隔膜内阻下降20.9%。”
这意味着,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将获得显著提升。
图为恩捷股份隔膜产线。
智能工厂赋能规模量产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走进生产车间,见证了这款突破性产品的量产实况。
在玉溪恩捷高度自动化的无尘车间内,管线精密排布的设备高速运转。模头流延出的熔体经过铸片辊快速冷却变成固态的铸片,再经过拉伸、萃取、分切等工序,最终成为一卷卷薄如蝉翼的隔膜。
庞启智指着生产线介绍说:“这是专为5μm超薄高强产品打造的产线集群。”
据了解,玉溪基地智能化产线,大规模应用宽幅湿法连线涂布工艺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和模块化生产。产线不仅减少了关键工序人工干预,从源头上保障了隔膜产品的卓越品质,还通过部署MES、ERP、PLM等数字化系统,构建实时动态数据驾驶舱,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优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能耗、良品率等指标,持续改进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庞启智补充说,玉溪基地通过产能锁定、原料溯源、敏捷交付构建了全球供应保障体系,并建立了覆盖原料管控、半成品、成品质控及出货检验的“四位一体”质量管控体系,确保“零缺陷”交付。
关键技术的突破叠加先进制造的支撑,恩捷股份构筑了“研发-生产-交付”的一体化优势,为5μm超薄高强隔膜快速占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先布局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面对锂电池技术的代际更迭,恩捷股份前瞻性地布局了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
自2021年起,其子公司湖南恩捷便专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成功开发了高纯硫化锂、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及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恩捷股份全球研究院固态研发部部长刘洋透露,公司研发的硫化理产品纯度可达到99.9%以上;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具备高离子电导率、超薄、高机械强度等特性,能够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性能。
“电解质粉体粒径减小的同时保持高离子电导率是一个挑战。”刘洋表示,恩捷股份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配方,使得当前电解质粉体的粒径分布可在0.3-15 μm内进行调控,电导率可在5-11 mS /cm范围内调控。
在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产线,工程师张洪武表示:“目前,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中试产线已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核心原料到电解质膜成品的全链式“垂直整合创新”,完成了从量产工艺到前沿技术的横向布局。
图为恩捷股份固态产品。
据悉,未来恩捷股份将根据市场节奏,稳步推进从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的“三级跳”发展路径,适时扩大产能。
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恩捷股份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包括传统干法/湿法隔膜、以及硫化锂、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等下一代产品,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技术顶尖的隔膜解决方案领导者。持续的研发突破与先进的制造能力,正为恩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铸就坚实壁垒。
投时关键词:恩捷股份(002812.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