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嘉事堂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降,前者降至144.59亿元,后者同比降至1.41亿元,降幅接近四成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2025年三季报业绩披露,嘉事堂(002462.SZ)依旧无起色。
今年前三季度,嘉事堂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降,前者同比降至144.59亿元,后者同比降至1.41亿元,降幅接近四成。而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实则已经连降三年,2022年至2024年同比降幅均为两位数;营收虽于2023年触及300亿元关口,但次年又出现下滑。
三季报披露当天,公司还公告称聘任柴昊任董秘,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为止。公司上一任董秘是王文鼎,任职仅半年。且查阅2024年年报不难发现,这一年嘉事堂的“董监高”变动人员不少,其中包括公司原董事长续文利、原监事长张丽君等人,离任原因多是工作调动。
创近五年同期新低
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嘉事堂实现营收144.59亿元,同比下滑21.80%;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38.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降幅略小,约为23%。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创近五年同期新低。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9亿元和0.34亿元,两业绩指标同比、环比均有所下滑,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降幅均在四成以上。
最新季报未显示公司营收大幅下滑的原因,但从今年中报或能找到些许因素。
嘉事堂以医药及医疗器械流通与康养产品及服务为主业,业务板块包括药品、器械、物流和连锁零售。药品销售方面,公司是北京市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北京基药主要配送商之一,服务北京二三级医院300多家,覆盖率达99%;器械方面,公司全国布局,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医药批发是嘉事堂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高达九成以上。上半年,公司医药批发收入大幅缩水,以致公司总营收下降。
另外,近年来公司也在持续降本、缩减费用,但盈利能力仍然疲弱。公司毛利率已由2019年的10.23%逐渐降至2023年的6.59%,2024年虽略有回升,但幅度不大。时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录得为6.28%,仍较上年同期微降;净利率也达至低位,尚不到1.35%。且受公司计提减值损失增加、上年同期嘉事堂子公司处置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影响,期内净利润大幅减少。
三季报披露当天,嘉事堂还公告,柴昊任公司董秘,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为止。柴昊出生于1976年,有过“中青旅系”任职经历;2024年1月起,担任嘉事堂党委委员;2024年3月起,任公司总裁助理。
嘉事堂上一任董秘王文鼎于2024年12月底被聘任为董秘。时隔半年,王文鼎便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董秘职务,且不再担任其他职务。
若再翻阅年报不难发现,2024年嘉事堂董监高变动人员较多,包括原公司董事、董事长续文利、原董事赵保富、原监事长张丽君、原职工代表监事高巍、原总裁助理洪捷等人,离任原因多是工作调动。
嘉事堂2025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曾经的“大牛股”荣光不再?
嘉事堂的前身是嘉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光大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光大医疗,原为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于1997年发起成立。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后于2019年9月向光大集团定向非公开发行A股,总股本扩充至2.92亿股。
光大医疗是光大集团全资子公司。目前,光大医疗持有嘉事堂14.36%股份,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4.12%,两者合计持股比例28%以上。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协宾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均在4%以上,分列公司第三大、第四大股东。
嘉事堂曾表示,背靠集团、产融结合是其特色优势。具体来讲,即结合医药商业和医疗健康业务发展前景,协同整合集团银行、保险、证券、旅游、养老等业态,实现产融结合,支持公司拓展产业链上下端客户业务,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但梳理过往数据可见,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降三年,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已降至1.61亿元,尚不到2021年的一半;营收虽在2023年几乎触及300亿元关口,但2024年又下滑近两成至240.19亿元。
在二级市场,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嘉事堂曾上演一波亮眼行情,股价由十几元攀升至80多元,但此后震荡下行、近年来也一直在低位徘徊。截至今年10月28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4.03元/股(不复权),市值不到41亿元。曾经的A股“大牛股”,荣光不再。
嘉事堂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投时关键词:嘉事堂(002462.SZ)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