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时,证监会即对华锐风电财务造假立案调查,直到近日,对保荐机构安信证券的处罚结果才出炉。
今年3月6日,借道中纺投资上市的安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对其的处罚结果是,因其在华锐风电持续督导期间未勤勉尽责,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决定在2015年3月4日至6月3日期间,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
在华锐风电案的调查初期,市场多认为其与万福生科案较为接近,而对安信证券的处罚却相较平安证券轻了许多。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的杨兆全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对证券公司的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在证监会作出处罚后,投资者可以对华锐风电和安信证券提出诉讼,索求赔偿。
中纺投资公告表示,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的处罚,将对安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及公司整体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至于其他投行业务是否暂停,《投资时报》记者向安信证券发送采访提纲,其相关负责人仅表示,暂停保荐机构资格期间,新三板不受该监管措施的影响,其他问题并未回复。
华锐风电财务造假
安信证券保荐的华锐风电因财务造假被调查的时间,是在2013年IPO暂停的时候,当时证监会对排队IPO企业进行了严厉的财务审查。
2013年3月7日,华锐风电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发现2011年度确认收入的项目中,部分项目设备未到项目现场完成吊装,导致2011年度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结转存在差错且净利润的差异为-1.7亿元,差异比例为-21.7%。由于当时正在严查时期,5月29日证监会就对此进行立案调查。
经调查,证监会认为华锐风电2011年年报通过提前确认的方式虚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事实明显,并且属于刚上市就进行有预谋、有策划、系统性、有组织的财务舞弊,情节恶劣,应从重处罚。据此,2015年1月8日,证监会根据《证券法》等相关规定,拟对公司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60万元罚款;以及对部分高管市场禁入、30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上市首年净利润严重下滑、股价一直破发是华锐风电的标签。公开资料显示,华锐风电于2011年1月13日上市发行,发行价高达90元/股,但是,上市首日即破发,此后股价一直下跌,2014年6月5日仅为1.86元/股,达到历史最低点。
在净利润方面,华锐风电滑坡严重。2010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6亿元、6亿元、-5.8亿元、-34.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净利润由28.6亿元跌至6亿元,上市首年净利润下滑幅度就超过50%。
安信证券作为华锐风电的保荐机构难辞其咎,不过,其并未因保荐公司净利润下滑超过50%而受到处罚。
错在督导期处罚较轻
虽然躲过了华锐风电业绩变脸的处罚,安信证券仍因该公司财务造假受到牵连。
从过去企业财务造假的处罚来看,万福生科因受罚最重而成为标杆性案件。
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除了被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外,还被处罚款7665万元(投行业务收入的3倍)。公开资料显示,安信证券在保荐华锐风电的项目中,获得的1.3亿元保荐费用,收获颇丰,在证监会对华锐风电进行立案调查的时候,市场多认为此案的罚款金额及赔偿金额将远超过万福生科案。
但安信证券仅被暂停保荐资格,未遭罚款。这两个案件的违规描述中,证监会均用“未勤勉尽责,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阐述,但处罚结果差别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平安证券失责造假是在IPO前,而安信证券的失责是在IPO后的持续督导期内。
21个项目中止审查
《投资时报》记者统计安信证券过往IPO项目上市表现后发现,除了华锐风电外,还有多个项目出现上市后变脸或股价长期破发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安信证券共保荐上市26家企业,其中14家企业上市后净利润就一路下滑,另外,洛阳钼业、新华龙、华锐风电、海立美达、中顺柔洁等13家公司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上述情况多出现在证监会财务审查风暴前,即在2010年至2012年保荐的企业中。
2012年,安信证券IPO保荐项目有4个,却无一例外地在2012年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其中宜安科技下滑28.5%,幅度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企业审核状态显示,截至今年3月5日,安信证券保荐的项目除了江苏万林现代物流和青岛国恩科技已经通过发审会,未受到影响外,其余21个在会项目均因为安信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而进入中止审查状态。这些企业最快也要在今年6月后才能回到正常审核状态,届时,如排队进度较慢,则还需要再补充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导致上市时间再次延后。
针对此次处罚,中纺投资及安信证券表示将进行自查并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方面主要包括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制度,进一步完善“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风险职能部门—投资银行系统内各部门及安信证券其他相关部门”三级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稽核审计等工作;加强投行部门员工培训,重申合法合规为业务开展首要前提等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