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信息披露不足、风险管控难、缺乏核心业务模式等问题都让监管层对信托公司IPO非常谨慎。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仅有陕国投和安信信托两家上市公司,且均在1994年上市。长安信托此次挂牌成功即可成为第三家上市信托公司。
上市之后,公司的信息披露必然需要更加透明化,但目前来看,长安信托在此方面仍有欠缺。《投资时报》记者为了了解挂牌进展致电长安信托,不仅相关责任人电话一直处于忙碌状态,而且公司年报中提供的信息披露电话也无人接听。
信托抢滩新三板
随着新三板市场交易功能和融资功能的不断完善,其正在成为券商、私募、农信社、小贷公司、咨询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的聚集场所。
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新三板自2013年底开始扩容,在上市需求和条件上,信托公司都完全符合甚至超额符合,登陆新三板在难度上也远远小于A股IPO,因此成为信托公司上市的较好选择。
据了解,信托公司上市渠道有IPO、借壳上市以及被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然而,由于A股IPO流程极为复杂、审批严格、时间拉锯较长,且信托公司自身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少,大多不符合上市条件。
随着2014年底监管层态度逐渐明确,信托公司的上市之梦在沉睡了20年后开始苏醒。王燕娱认为,长安信托挂牌新三板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考虑通过新三板上市,因为信托公司面临发展和转型瓶颈,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作为支柱。
长安信托前身为“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1年11月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46亿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仅排在第41位。
然而近几年,长安信托的业绩直线上涨,连续三年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其年报数据,2011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78亿元、7.84亿元和9.23亿元。资本收益率也常年保持在所有信托公司中的前列。2013年末,长安信托的资本收益率为32.63%,排名第五位。
长安信托在银行间市场公布的2014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中,总收入达26.4亿元,净利润为10.17亿元。在信托资产投向上,实业领域比重最大,占比38%;公司主动管理型的信托资产超过2000亿元。
信披和风控需加强
长安信托挂牌新三板不仅可以扩大融资渠道,筹集大量资金增加公司的资本实力,为扩展业务提供弹药,同时也能加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进一步规范经营。
就目前来看,长安信托在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投资时报》记者拨打公司信息披露处的电话无人接听,负责媒体披露的相关人员也玩起“猫鼠游戏”,电话总是处在忙碌状态。
除了信息披露,更加不容忽视的是风控。
2014年,信托公司的兑付风险事件接踵而至,长安信托也未能幸免。在银监会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长安信托与其他10家信托公司一同被银监会点名通报,被指其风险资产超过了净资产的50%,风险系数极高。
此外,长安信托亦有风险项目被曝光。2012年11月16日,其推出“长安信托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山西联盛集团进行融资。该信托计划分期发行,第一期募集信托资金2亿元,期限两年,于2014年11月15日到期。然而,近几年由于煤炭行业发展低迷,加之山西官场震荡,导致山西联盛能源的重组一再被搁置,而为联盛能源融资发行信托计划的信托公司受到牵连,长安信托便是一个。据了解,上述信托计划最后可能作为延期兑付处理。
到了2015年,长安信托身上的压力依旧不轻。格上理财发布的2015年信托公司兑付压力排行显示,长安信托今年有178.29亿元的信托产品到期,兑付压力在业内排行第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