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高盛两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反转就在一瞬间?
受益于业务稀缺性及业绩利好,今年8月,寒武纪(股票简称:寒武纪-U,股票代码:688256.SH)股价涨幅惊人,8月最终收盘价相较于7月28日收盘价上涨近120%,终收于1492.49元/股,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的1480元/股,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但是,9月第一个交易日,寒武纪股价开盘即跳水,早盘一度大跌近9%,最后探底回升,收报1448.39元/股,当日下跌2.95%。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寒武纪最近三个月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消息面上,8月28日晚,寒武纪在盘后发布股票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8月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同时,寒武纪表示,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上存在部分对公司经营情况的预测,公司结合实际情况,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寒武纪的公告或不是9月1日公司股价下跌的唯一原因。8月31日晚间,有消息称,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面临算力缺口,阿里紧急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而就在9月1日开盘前,阿里云相关人士向外界回应表示,“阿里云确实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但传言阿里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消息不实”。阿里云的辟谣加上公司股价强势上涨后陷入调整,可能才是寒武纪股价大跌的重要原因。
那么,寒武纪股价是否会就此结束高速增长?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同日,高盛又一次上调寒武纪股价,称寒武纪宣布的二季度业绩强劲,保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股。这是高盛在一周左右时间内再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根据高盛报告,其频频上调寒武纪目标价的核心逻辑是中国云厂商在AI领域显著扩大的资本支出。截至9月2日午盘,寒武纪股价微涨。
9月1日,阿里巴巴(股票简称:阿里巴巴-W,9988.HK)港股开盘后则大涨,盘中涨幅接近19%。这一大涨与其8月29日发布的财报有很大关系。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超市场预期。
报告期内,阿里云实现外部商业化营收同比增长26%,达到333.98亿元,增速创三年来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对于此前热议的外卖大战,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蒋凡在财报会上表示,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最高达到1.2亿单,8月份的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同时,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对比4月前增长3倍,日均活跃骑手数量亦达到200万的规模,比4月增长3倍。他指出,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投时关键词:寒武纪-U(688256.SH)| 阿里巴巴-W(9988.HK)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