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洲特材股价涨幅最高,达261.35%,紧随其后的是合锻智能,涨幅为215.62%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国庆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迎来集体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收盘,核聚变板块指数(8841917.WI)上涨7.82%,成交金额达389.86亿元。从个股来看,西部超导(688122.SH)、哈焊华通(301137.SZ)、中洲特材(300963.SZ)20CM涨停,天力复合(920576.BJ)、久盛电气(301082.SZ)等涨幅居前。
10月10日早盘,核聚变概念股延续强势,合锻智能(603011.SH)9天获得5板,永鼎股份(600105.SH)、安泰科技(000969.SZ)2连板,哈焊华通涨超14%,中国核建(601611.SH)、上海电气(601727.SH)跟涨。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本轮核聚变板块的上涨行情,主要源于国庆期间我国核聚变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展望后市,方正证券认为,聚变行业催化明显较7—8月份更加密集,国际原子能聚变能大会或有重大国家和国际进展公布,且国内BEST项目在第四季度有望再次开启第二次密集招标(包括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等高价值量产品)。聚变年内第二次行情有望启动。
中信证券也表示,全球范围来看,行业政策信号不断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基于大国竞争视角,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2025年以来万得核聚变指数走势情况
数据来源:Wind
资本市场对可控核聚变概念的追捧并非空穴来风。
进入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持续火热,技术突破和资本涌入正在加速其商业化进程。国内核聚变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年内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密集招标,累计采购项目约46项。后续相关催化包括BEST、CRAFT、星火一号、“中国环流三号”等项目密集招投标,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核聚变行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作为核聚变上游材料代表企业,西部超导(低温超导材料)、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中国核电(氘燃料研发)等A股上市公司备受资本青睐。
根据万得核聚变指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9日,涉及到概念的上市公司合计36家。
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初以来中洲特材股价涨幅最高,达261.35%,紧随其后的是合锻智能,涨幅为215.62%。涨幅实现翻倍的个股共有5只,依次为永鼎股份、哈焊华通、应流股份(603308.SH)、豫光金铅(600531.SH)、纽威股份(603699.SH)。
不过,中洲特材的业绩却与其股价走势相背离。2025年上半年,中洲特材实现营收4.53亿元,同比下降16.96%;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下降31.04%。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作为国内唯一实现低温超导线材全流程量产的企业,西部超导开发的铌三锡线材打破了国外垄断,为ITER项目供应60%以上的磁体线圈材料。从业绩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西部超导实现营收27.23亿元,同比增加34.76%;归母净利润为5.46亿元,同比增加56.72%。2025年初以来,西部超导股价已累计上涨84.9%,总市值达507.45亿元。
此外,合锻智能也因近期9天5板也备受市场关注。据悉,该公司掌握了全球少数能实现聚变堆真空室整体成型与焊接的技术,已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2.1亿元在手订单将在年底前全部落地。不过,对于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合锻智能方面表示,主营业务为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光电分选设备,针对近期市场关注较高的核聚变概念,公司未取得相关业务收入。
业内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家队主导,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相继入局,可控核聚变行业有望加快迎来“科研突破+工程落地”,商业化进程也从“技术验证”阶段逐步迈向“实体建造”加速期,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2025年以来核聚变概念股涨幅排名前十上市公司
注:股价涨跌幅、公司总市值数据截至10月9日
数据来源:Wind
投时关键词:西部超导(688122.SH)|哈焊华通(301137.SZ)|中洲特材(300963.SZ)|合锻智能(603011.SH)|永鼎股份(600105.SH)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