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螳螂始终站在城市更新的前沿,致力于通过创新设计、精湛工艺与绿色建材的应用,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当城市发展从“造新房”转向“焕旧颜”,十万亿级城市更新市场成为建筑企业新赛场。怎样在这场存量比拼中脱颖而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螳螂,002081.SZ)用5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的战绩,交出了“开挂级”答卷。
此次金螳螂入选的案例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山东省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江西省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安徽省合肥市园博园项目、北京市首钢老工业区(北区)更新项目。
从这些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缮到工业厂房的创新打造,金螳螂以其独特的视角与专业实力,成功完成了多个具有地标性的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以“修旧如故、与古为新”的方式保留了民国建筑风貌,并融入现代商业需求,成为全国城市更新领域的典范之一。
在该项目中,金螳螂采用“一栋一策”修缮方案,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提升工期与质量把控能力。例如,原美国驻华大使馆旧址通过结构加固与功能改造,保留了西式建筑线条与历史痕迹,转化为主题展馆;原墨西哥驻华大使馆旧址则通过商业改造成为精品酒店,既保留民国建筑特色又满足现代商业需求。
首钢老工业区冬奥广场改造项目也由金螳螂参与承建,该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原为首钢主厂区,2008年为举办北京奥运会实施整体搬迁后,遗留了大量工业遗存。
对此,金螳螂跳出传统思维模式,保留了高炉、焦炉、供电站等工业设备,通过结构修缮和功能转换,将工业遗存转化为文化、商业空间。此外,公司结合永定河滨水景观,打造“两带五区”功能结构,引入公园绿地、文化娱乐等新功能,使片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范。
从项目实践到行业示范,金螳螂以技术积累与模式创新筑牢壁垒。在历史街区活化、智慧场馆改造等核心场景,公司沉淀了深厚的技术优势,将数字化管理与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这种“保护中创新、协同中增效”的发展路径,既契合城市更新“留改拆并举”的核心要求,也为建筑企业指明了方向——唯有跳出传统思维,以全产业链能力适配长周期、高协同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城市焕新浪潮中开辟可持续增长的新赛道。
投时关键词:金螳螂(002081.SZ)




参与评论